還記得我第一次養狗的時候,光是「要不要養」這件事就想了超久,網路上查了一堆資料、問了朋友、也煩惱到底買哪些用品、狗狗會不會亂尿尿、吃什麼、花多少錢,通通都不懂。
所以這篇文章,我幫你把所有新手養狗會遇到的問題一次整理起來,從準備、挑品種、照顧、訓練到飼主心態,全都講清楚。
- 養狗前該先想清楚什麼事
- 哪些狗狗適合新手飼主
- 養狗一個月大概要花多少錢
- 狗狗剛到家需要準備哪些東西
- 怎麼教狗狗大小便
- 狗狗不能吃哪些食物
- 飼主最常犯的錯誤有哪些
- 怎麼照顧幼犬、成犬、老狗
- 養狗前,你真的準備好了嗎?
不管你是還在觀望、已經準備要養,還是狗狗剛到家的新手飼主,這篇文章都能幫你更有信心地走進養狗生活。
準備好了就往下看吧👇
你真的準備好養狗了嗎?新手養狗飼主的自我評估

很多人以為「我很喜歡狗」就等於可以開始養狗,但其實養一隻狗,不只是每天餵飯、陪牠玩而已,它更像是一位會黏著你十幾年的家人。
在你衝動把牠帶回家之前,先想清楚這三件事👇
⏰ 1. 你有足夠的時間陪牠嗎?
狗不是貓,沒辦法整天自己關著也過得開心。牠們需要「陪伴」和「互動」來建立安全感,特別是幼犬時期,訓練、社會化、建立規矩都超重要。
每天至少要預留:
- 30分鐘以上的散步時間
- 10~20分鐘的互動或訓練時間
- 隨時注意牠的行為變化和需求
如果你平常工作超長、常加班、假日也排滿活動,那你可能要考慮一下:現在真的適合養狗嗎?
💰 2. 養狗要花多少錢?你預算夠嗎?
這不是嚇你,一隻狗從養到老,少說也要花十幾萬台幣。
除了食物,還有疫苗、健檢、清潔用品、玩具、保健品,甚至突發狀況的醫療費用。
大概費用抓一下:
項目 | 初期花費 | 每月平均 |
---|---|---|
基本用品(碗、牽繩、床等) | 約 $3,000–5,000 | – |
飼料+零食 | – | 約 $1,000–2,000 |
清潔、洗澡、美容 | – | 約 $1000–3,000 |
保健品/醫療備用 | – | 預留 $1000–3,000 |
🧾 年總花費預估 | – | 約 $3–5 萬元/年 |
延伸閱讀 : 養狗花費總整理:新手飼主必看的預算、開銷與省錢攻略!
🏠 3. 你住的地方、家人都 OK 嗎?
狗狗會吠叫、會掉毛、有味道,不是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接受。
養狗前要先確認幾件事:
- 你住的地方可以養狗嗎?(租屋處有限制的話別冒險)
- 家人有誰會排斥或過敏?
- 你願不願意調整空間,給狗狗一個舒服的生活環境?
不然到時候「你想養,但其他人反對」,這種壓力會非常大,最終可能對狗狗不公平。
延伸閱讀 : 狗狗空間怎麼設計才對?打造毛小孩也愛的寵物宅完整指南!
新手適合養什麼樣的狗?入門品種推薦
不是每一隻狗都適合第一次養狗的人,有些狗天生個性獨立、有主見,對新手來說可能會被搞到心很累;相反地,也有些狗個性穩定、好教又親人,對新手來說就是天使狗。
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養狗,建議先從這些特質下手挑選 👇
✅ 不掉毛、好訓練、個性穩定的狗最好上手
對新手來說,以下這些條件會讓養狗生活輕鬆很多:
- 不容易掉毛或容易整理的毛髮 → 家裡比較不會一直掃不停
- 個性穩定、親人又黏人 → 比較容易培養感情
- 願意配合訓練、不太固執 → 教大小便、坐下握手比較快上手
這樣的狗狗,就算你沒什麼經驗,也能比較容易建立默契、少挫折。
🐾 比熊犬、柴犬、馬爾濟斯適合嗎?
這三隻是新手超常考慮的熱門品種,但各有優缺點,我幫你簡單比一下:
品種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誰 |
---|---|---|---|
比熊犬 | 不掉毛、個性黏人、超可愛 | 要定期美容,不教會亂叫 | 想要陪伴型的家庭、女生飼主 |
柴犬 | 聰明、乾淨、不愛黏人 | 很有個性、固執、不好教 | 有耐心、有經驗的飼主或單身族 |
馬爾濟斯 | 體型小、愛撒嬌、安靜 | 毛髮容易打結、容易怕生 | 住公寓、喜歡室內型寵物的人 |
🧩 3. 根據生活型態挑選狗狗才不會後悔
這邊提供一個簡單比對表,讓你看看哪種狗可能跟你「生活頻率」比較合:
你的生活型態 | 建議品種 |
---|---|
住公寓、怕吵、毛屑過敏 | 馬爾濟斯、比熊犬、約克夏 |
時間多、願意訓練、有活動力 | 柴犬、柯基、米克斯 |
想養一隻乖乖黏人的小跟班 | 比熊犬、貴賓犬、小型混種犬 |
⚠️ 不要只看外表可愛就衝動養狗,不適合的品種養下去,對狗狗也會是折磨。
狗狗剛到家要準備什麼?新手必備用品清單

狗狗剛來家裡那幾天,就像你新生兒出院回家,東西沒準備好真的會手忙腳亂。尤其新手飼主超容易亂買一堆「看起來很可愛但根本用不到」的東西,然後東西堆滿地、狗狗根本不屌它。
這裡我幫你整理好最基本的必備清單,只買對的、不亂花錢👇
🐾 1. 狗狗生活基本用品一次搞懂(必買不踩雷)
品項 | 用途說明 |
---|---|
✅ 飼料 & 零食 | 飼料建議選狗狗年齡對應的款式,零食用來訓練獎勵 |
✅ 食碗 & 水碗 | 建議選防滑+不鏽鋼或陶瓷材質,好洗又不藏菌 |
✅ 圍欄/ 睡墊 | 狗狗需要安全空間(尤其剛來家裡不熟環境) |
✅ 牽繩 & 項圈 | 每天出門散步必備,建議選有伸縮功能+舒適度高的 |
✅ 尿布墊 / 便盆 | 室內訓練大小便會用到,尤其是幼犬超級重要 |
✅ 玩具 | 咬咬玩具、互動球或安撫玩偶都能幫狗狗減壓 |
別忘了夏天台灣超悶熱,幫狗狗準備一張適合的【涼墊】真的很重要,這篇【狗狗涼墊推薦全指南】告訴你怎麼挑最適合你家毛孩的降溫神器。
延伸閱讀 : 狗飼料推薦|2025最完整選購指南+高CP值品牌實測評比
⚠️ 2. 不踩雷:有哪些用品是多買也沒用的?
新手最常犯的錯誤就是「買太多、買太快」,以下這些我真的勸你等等:
- ❌ 太多種玩具:狗狗常常只玩那幾個,買太多反而堆著沒用
- ❌ 狗狗衣服一大堆:除非你養的是怕冷的品種,不然穿一次脫不下來
- ❌ 貴到爆的狗碗:狗狗根本不 care 材質名牌,有防滑耐洗最實在
- ❌ 造型華麗的狗屋:很多狗只愛躲沙發底,根本不會進去(除非從小訓練)
✅ 建議方式:先買基本款+觀察狗狗喜好,再慢慢補齊就好。
延伸閱讀 : 狗狗食物全指南|10大禁忌食材+安全食材+營養搭配一次搞懂
剛開始準備養狗,不知道要不要先買狗窩?
我們整理了《10款幼犬狗窩推薦+挑選尺寸、材質一次搞懂》,帶你挑到合適又不踩雷!
新手飼主最容易忽略的5大注意事項
有些新手飼主會覺得「狗狗很聰明啦,牠會自己習慣」、「反正我有愛就夠了吧」… 結果沒過幾個禮拜,狗狗拆家、亂尿、亂叫,開始後悔當初怎麼那麼衝。
以下這 5 件事,是我自己也曾經踩過的雷,如果你現在還沒養狗,看到這些先放進腦袋,真的會少走很多冤枉路。
❌ 1. 以為狗狗自己會懂、不需要訓練
很多人會說「狗狗很聰明,牠會自己學會」,但事實是:
不教=牠不知道你想要什麼。
狗狗不是人類,牠不知道你不喜歡牠在客廳尿尿,也不知道亂叫半夜會吵到鄰居。你不教,牠就會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,然後你就會開始抓狂。
所以像是大小便訓練、咬人控制、不能上沙發等等,從第一天回家就要開始教!
❌ 2. 不重視社會化期
社會化黃金期只有短短幾週(約出生後3~16週),這時候如果沒有讓狗狗認識各種人、聲音、環境,未來牠可能會:
- 怕陌生人、怕狗、怕車聲
- 出門就躲、看到人就吠
- 咬人、焦慮、容易應激
重點是:這些行為一旦錯過社會化期,就很難改!
❌ 3. 亂餵人類食物,狗狗中毒風險高
「牠看我吃東西,一直看著,好可憐,分一口好了…」
這句話,是多少狗狗食物中毒的開端。
像是:
- 巧克力、葡萄、洋蔥、大蒜、咖啡 → 會中毒
- 雞骨頭 → 容易刺傷腸胃
- 牛奶 → 狗狗乳糖不耐症,上吐下瀉
不要亂餵真的很重要,牠看起來可憐,是因為牠不知道那東西會害牠。
延伸閱讀 : 狗狗不能吃什麼?30 種禁忌食物清單+中毒應對一次看懂!
❌ 4. 沒時間陪狗,狗狗孤單產生行為問題
狗不是裝飾品,牠是一個「需要你」的生命。
當你每天出門、下班回家沒空陪牠、週末也都不在家,牠可能會變得:
- 拆家(咬家具、破壞玩具)
- 吠叫(焦慮感大爆發)
- 食慾差、憂鬱、不想理人
你不陪牠,牠就會用各種行為讓你注意牠…但通常都是你不想看到的方式。
❌ 5. 不做功課就衝動養狗
「牠好可愛喔!我要帶牠回家!」
…然後帶回家才發現:
- 自己根本沒時間陪
- 狗狗個性完全不合
- 住的地方不能養
- 家人反對 or 過敏
結果就是棄養、轉送、退養…
這不是狗的錯,是你當初太衝動。
所以現在你還在看這篇文章,代表你已經比很多人更有責任感了 👏
好好準備,你會成為一個狗狗會超愛的好飼主 ❤️
狗狗生活照顧的基本功,新手必學5件事
很多人以為狗狗回家之後就只要餵吃的、讓牠自己玩就好,但其實最關鍵的,是「日常照顧」這塊做得好不好。
我整理出5件最基本卻最重要的照顧任務,新手一定要學起來,不然以後會忙得你想哭 😂
💩 1. 大小便訓練怎麼開始?室內 vs 室外
狗狗亂尿亂便是新手飼主最崩潰的開場劇情之一。
重點是:不是牠故意,是你還沒教!
📌 兩種訓練方式:
- 室內訓練(尿布墊)
適合住公寓、沒電梯、幼犬
→ 引導狗狗在固定位置便便,搭配獎勵 - 室外訓練(定點大小便)
適合時間充裕、可固定散步時間者
→ 飯後或起床立刻牽出去,建立時間點習慣
✅ 小技巧:不要罵牠,要抓對時機獎勵牠
延伸閱讀 : 狗狗廁所訓練全攻略:定點大小便教學+便盆好評推薦!
🧴 2. 狗狗多久洗一次澡?洗澡流程教學
洗澡洗得好,狗狗香香又開心;洗不好,牠可能皮膚紅腫還感冒。
📌 洗澡頻率建議:
- 一般建議「2~3週一次」
- 若有異味、掉毛過多,也可以提早洗
- 幼犬要等打完疫苗再洗,或先用乾洗噴霧
📌 洗澡基本流程:
- 先梳毛(避免打結)
- 用溫水沖濕全身
- 上洗毛精搓洗(避開眼睛)
- 沖乾淨 → 擦乾 → 吹乾 → 梳毛
延伸閱讀 : 狗狗洗澡教學攻略:多久洗一次?6大步驟+常見錯誤一次搞懂!
💉 3. 疫苗與健康檢查怎麼安排?
狗狗不像人一樣從小打健保卡,但基本疫苗一樣不能少。
📌 幼犬必打:
- 3劑八合一(預防犬瘟、犬小病毒等)
- 狂犬病疫苗(台灣強制要打)
- 心絲蟲預防(每月滴/吃)
📌 健康照護建議:
- 每年健檢一次(血檢+全身檢查)
- 每月驅蟲(體內+體外)
- 若是老犬,建議半年一次健檢
🍫 4. 狗狗不能吃什麼?中毒食物一次看
不是你吃的東西狗狗都能吃!很多人類食物對狗狗來說超毒。
📌 常見NG食物:
- 巧克力、葡萄、洋蔥、蒜頭、咖啡 → 中毒危險
- 雞骨頭 → 容易刺傷腸胃
- 牛奶 → 多數狗狗乳糖不耐症,會拉肚子
✅ 原則很簡單:不確定的,就不要餵!
🐕 5. 狗狗的社會化訓練該從幾個月開始?
社會化做得好,狗狗未來就乖又穩;沒做好,牠可能一輩子都膽小或攻擊性強。
📌 黃金期是:出生後 3~16 週
這段期間要讓狗狗接觸:
- 各種聲音(吸塵器、門鈴、交通聲…)
- 各種人(大人、小孩、戴帽子的、拄拐杖的)
- 各種狗(成熟穩定的狗狗、不是一堆吠的)
記住:不是一次嚇牠,是慢慢讓牠習慣、建立安全感。
只要你把這5件基本功搞懂、做紮實,狗狗生活品質會差很多,你的生活品質也會差很多(變好啦~不是變差XD)
狗狗年齡階段簡介:幼犬、成犬、老犬照顧差在哪?

狗狗從小到老,每一個階段的照顧重點其實差很大。如果你用照顧幼犬的方式去對待老狗,不但牠不開心、你也會覺得怎麼都不對勁。
這邊幫你簡單拆解一下,從幼犬到老犬,到底差在哪、你該注意什麼👇
🐶 幼犬:訓練黃金期,該做的社會化工作
年齡範圍:0~1 歲
幼犬就像狗界的幼稚園小孩,什麼都新奇、什麼都想試,但也最容易受驚嚇或養成壞習慣。
✅ 幼犬照顧重點:
- 建立規矩:大小便訓練、不能咬人、不能亂跳沙發
- 社會化:接觸各種人、聲音、環境,未來比較不膽小
- 飲食:吃幼犬專用飼料,營養需求不同
- 健康:完成疫苗、驅蟲、健檢
延伸閱讀 : 狗狗廁所訓練全攻略:定點大小便教學+便盆好評推薦!
🐕 成犬:活動量大,需要規律生活與運動
年齡範圍:約 1~7 歲
這時期的狗狗像是「活力滿滿的上班族」,體力最好、精神狀態穩定,但也容易因為無聊出狀況。
✅ 成犬照顧重點:
- 每天固定運動(至少 30 分鐘散步 or 跑跳)
- 給牠「工作感」:簡單訓練遊戲讓牠覺得被需要
- 飲食控制:不要亂餵人食物,避免肥胖
- 注意牙齒、關節、皮膚狀況
🐶 老犬:身體走下坡,健康與營養要加強
年齡範圍:7 歲以上(依品種大小而異)
老狗就像退休長輩,看起來沒事,但很多功能正在慢慢退化。
✅ 老犬照顧重點:
- 關節保養、腸胃保健品要補起來
- 改用老犬專用飼料,減少油脂、增強消化
- 少量多餐、睡眠環境要更舒適
- 定期健康檢查(半年一次最好)
總之,狗狗每一個階段的需求都不一樣,不能一招打天下。你只要根據牠的年紀調整照顧方式,牠就會用一輩子的忠誠來回報你。
飼主心理建設:責任、陪伴與成長
很多人養狗,是因為牠很可愛、陪伴感強、看到就心情好。
但真的開始養了才知道——那不只是可愛而已,而是一段漫長的「共同生活」。
這段關係,不只是你照顧狗狗,其實狗狗也在默默影響你、教會你一些事。
💍 養狗是一輩子的事,不是三分鐘熱度
養狗,不是一時的衝動,也不是「我現在有空,就養一隻看看」這麼簡單。
從幼犬到老犬,一般狗狗的壽命是 12~15 年,這中間你可能會經歷:
- 換工作、搬家、失戀、結婚、生小孩…
- 狗狗生病、老化、牙掉了、腳走不動
這不是短跑,是一場馬拉松。
養狗前要先想好:「我有辦法陪牠到最後嗎?」
🐾 狗狗其實也會焦慮,需要主人陪伴
很多人不知道,狗狗其實也會「分離焦慮」。
你每天出門上班、約會、加班,牠在家其實會一直等你、聽門聲、聞味道。
狗狗的世界很單純,牠的整個世界就是你。
所以,不要以為牠獨立得很,其實牠只是習慣了孤單。
你能給牠最棒的生活,就是「陪伴」與「安全感」。
💡 怎麼在疲憊的生活中,持續對狗狗好?
這問題我自己也常問自己,尤其是加班回家、累炸、狗狗又蹦蹦跳要玩…
我的做法很簡單:
- 每天給牠10分鐘專屬時間:陪玩、說話、訓練都可以
- 拍影片記錄牠的成長,看了真的會感動
- 不要求完美,做得到的事每天做一點
狗狗不會要求你多完美,只要你有用心,牠真的會感受到。
這段關係的本質,不是你犧牲很多,而是「你在成長的過程,有一個牠一直陪著你。」
如果你看到這裡,還是覺得「我真的想好好養一隻狗」,那我只能說:
你會是一個超棒的飼主,狗狗遇到你,真的是幸運 ❤️
常見新手問題 Q&A
Q1:狗狗每天要吃幾餐?
✅ 幼犬(2~6個月)
建議一天3~4 餐,少量多餐,避免腸胃負擔。
✅ 成犬(6個月以上)
一天2 餐就夠了,早晚固定時間餵最理想。
✅ 老犬
依照活動量、健康狀況調整,可以改成少量多餐。
📌 小提醒:飯後避免馬上運動,容易腸胃扭轉!
Q2:幼犬什麼時候可以出門?
原則上,打完所有基本疫苗後(約16週左右)才能出門落地。
但社會化黃金期不能錯過,所以可以:
- 提早帶牠「抱出門看看世界」
- 接觸不同聲音、人、環境,但避免讓牠落地接觸公共區域
Q3:狗狗半夜吠叫怎麼辦?
原因很多,先找出是哪一種狀況:
- ⚡ 精力過剩 → 白天沒散步、沒放電,晚上睡不著
- 😰 分離焦慮 → 一個人睡覺會怕、沒安全感
- 🚨 警戒行為 → 有聲音經過、聽到陌生聲
✅ 解法建議:
- 白天讓牠動夠,晚上自然比較安穩
- 睡前陪牠一會,給安全物(玩偶、舊衣服)
- 嚴重的可透過訓練或行為調整協助
Q4:家人不支持該怎麼說服他們?
很多新手飼主遇到這個情況,別急著吵架,試試這幾招:
- ✅ 主動承擔:明確表達「我會負責每天照顧」
- ✅ 做好功課:準備養狗計劃(預算、照顧、訓練),讓他們知道你是認真的
- ✅ 找中立點:選擇體型小、個性穩定、不掉毛的品種會比較好談
- ✅ 讓家人參與選狗過程,也是一種認同感建立
📌 最重要的是「讓家人知道這不是一時衝動,而是一份承諾」。
總結:你準備好了嗎?新手養狗出發前再次確認這幾點 ✅
在你正式迎接一隻狗狗之前,我想再問你三個簡單卻很重要的問題:
- 🕒 你有足夠的時間陪牠嗎? 每天至少30分鐘的陪伴、運動與訓練,是牠的基本需求。
- 🏡 你的居住空間與家人都能接受嗎? 養狗不是你一個人的事,全家都要一起配合。
- 💰 你準備好每月固定的照顧預算了嗎? 從飼料、保健、洗澡、美容到看醫生,每年花費也許不低,但這是一份責任。
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:
❤️ 你願意用10年甚至15年以上,陪伴牠一生嗎?
如果你能對以上問題點頭,那麼恭喜你,你已經準備好成為一位很棒的飼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