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曾經站在寵物店的飼料貨架前,看著眼前幾十種包裝精美的狗飼料,感到一陣頭暈目眩?
包裝上寫著大大的「鮮肉第一」、「無穀配方」、「頂級天然」,每一包看起來都很厲害。但當你翻到背面,看到密密麻麻的成分表時,卻又像在看天書。我們要如何確定,花了大錢買的飼料,是真的對毛孩好,還是只是買到了一堆行銷話術?
今天,這篇指南將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,教你避開行銷陷阱,學會像專家一樣「拆解」成分表。只要 3 分鐘,你就能幫家裡的狗狗挑出真正健康的食物。
延伸閱讀 : 狗飼料怎麼選?從看懂成分與AAFCO開始,一篇教會你所有事
破解成分表的排序遊戲:誰重誰老大
成分按「重量」排,但鮮肉的水分會讓你誤判主角。
美國 AAFCO 與台灣規定皆為:成分依製造前重量由高到低排列。
- 「新鮮雞肉」看起來排第一,但約 70% 是水,烘乾後肉量會縮水。
- 若第 1 項是鮮肉,第 2、3 項都是玉米、小麥等澱粉,實際主角多半是澱粉。
看成分表時先在心中幫鮮肉扣掉水分,再和澱粉量做比較。
首先,我們要知道看成分表的第一個規則:成分是按照「重量」由重到輕排列的。這一點無論是在美國 AAFCO 標籤規範 或是台灣的 寵物食品標示規定 中都是核心原則。
這聽起來很公平,對吧?排在第一位的成分,含量一定最多。但這裡藏著一個巨大的陷阱——「水分」。
💧 鮮肉的「水分幻覺」
廠商非常喜歡把「新鮮雞肉 (Fresh Chicken)」放在成分表的第一位。這讓你覺得:「哇!這包飼料主要是肉做的!」
但事實是,新鮮肉類含有約 70% 的水分。
試想一下,當你在煮菠菜時,一大把菠菜煮完只剩下一小撮。製作乾飼料也是一樣的道理,當飼料經過高溫擠壓、烘乾製成顆粒後,鮮肉裡的水分蒸發了,這塊「鮮肉」的實際重量可能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不到。
真相是: 如果第一項是鮮肉,但第二、三項緊接著都是澱粉(如玉米、小麥),那麼在扣除水分後,這包飼料的實際主角很可能根本不是肉,而是澱粉。
世紀大對決:鮮肉 (Fresh Meat) vs. 肉粉 (Meat Meal)
肉粉不是邊角料,優質「具名肉粉」其實是高濃度蛋白來源。
- 像「生牛排」,含水約 70%。
- 嗜口性好,但在乾飼料中有效蛋白較有限。
- 像「牛肉乾/高蛋白粉」,含水約 10%。
- 蛋白質濃縮,約為鮮肉的 3 倍以上。
雞肉粉 Chicken Meal
禽肉粉 Poultry Meal
寫「雞」代表來源單一;「禽肉」可能混合鴨、鵝等,品質較不穩。
鮭魚粉 Salmon Meal
魚粉 Fish Meal
具名「鮭魚」較不易混雜受污染雜魚;單寫「魚粉」來源不明。
羊肉粉 Lamb Meal
肉粉/肉骨粉 Meat (and Bone) Meal
只寫「肉粉/肉骨粉」可能包含 4D 肉(死掉、生病或殘缺動物),建議避開。
小撇步:優先選擇「鮮肉 + 具名肉粉」的組合,兼顧嗜口性與穩定蛋白質來源。
這是大眾誤解最深的地方。很多人看到成分表上有「肉粉」兩個字,直覺就認為是劣質品、是邊角料。
其實,優質的肉粉是營養的「濃縮炸彈」!
- 鮮肉 (Fresh Meat): 就像「生牛排」。好吃、嗜口性佳,但在乾飼料中,它能提供的實際蛋白質有限。
- 肉粉 (Meat Meal): 就像「牛肉乾」或「高蛋白粉」。它已經經過煉製(Rendering)去除了水分與脂肪,含水量只有 10% 左右,但蛋白質含量卻是鮮肉的 3 倍以上。
所以,看到「肉粉」不要慌,重點是要看它**「有沒有名份」**。根據 AAFCO 的成分定義,具名與不具名的肉粉品質天差地遠:
🔍 一張表教你分出「好肉粉」與「壞肉粉」
| 這是好東西 (✅ 綠燈) | 這是地雷 (❌ 紅燈) | 為什麼? |
| 雞肉粉 (Chicken Meal) | 禽肉粉 (Poultry Meal) | 有寫清楚是「雞」,代表來源單一且明確,品質可追溯。寫「禽肉」可能混雜了鴨、鵝或其他鳥類,品質不穩。 |
| 鮭魚粉 (Salmon Meal) | 魚粉 (Fish Meal) | 有寫清楚是「鮭魚」,不用擔心混到了受污染的雜魚。 |
| 羊肉粉 (Lamb Meal) | 肉骨粉 (Meat and Bone Meal) | 只寫「肉粉」或「肉骨粉」是最大的警訊!根據定義,這可以使用任何死掉、生病或殘缺的動物(4D肉類)製成,絕對要避開。 |
⭐ 挑選秘訣: 最棒的飼料組合通常是**「第一項是鮮肉(為了好吃),第二項是特定肉粉(為了營養夠)」**。這樣既有口感,又有紮實的蛋白質支撐。
廠商的障眼法:成分拆解術 (Ingredient Splitting)
如果廠商不想讓你發現這包飼料其實都在吃澱粉,他們會使出一招行銷界的黑魔法——「成分拆解」。美國頂尖的塔夫茨大學 (Tufts University) 獸醫學院曾在其 Petfoodology 專欄 中專文警告這種標籤操作手法。
🌽 它是怎麼運作的?
假設一包飼料裡,便宜的「玉米」其實比「雞肉」還多。如果誠實寫,成分表會是:
1. 玉米, 2. 雞肉…
(這種飼料誰要買?)
於是,廠商利用化學名稱的不同,把玉米切成三份:玉米、玉米粉、玉米麩。
因為重量被分散了,玉米們的排名就會往後掉,成分表就神奇地變成了:
1. 雞肉 (看起來是主角!成功!)
2. 玉米
3. 玉米粉
4. 玉米麩
🕵️♀️ 破解方法:
當你看到成分表前 5 項裡面,出現好幾個很像的東西(例如:豌豆、豌豆粉、豌豆蛋白),請在腦中自動把它們加在一起。你會發現,原來這包飼料的主角其實是豆子,而不是肉。
無穀飼料真的比較好?小心「心臟病」風險
無穀飼料不等於高級,錯誤配方反而可能拉高心臟病風險。
- 不加穀物時,常用馬鈴薯、豌豆、扁豆、鷹嘴豆來撐體積與成型。
- 美國 FDA 自 2018 年起調查,發現大量豆類+馬鈴薯的無穀配方,與擴張性心肌病(DCM)有高度關聯。
- 研究推測:這些豆類可能干擾牛磺酸吸收,增加心臟負擔。
Harry 建議:沒有明確穀物過敏時,優先選含優質穀物(燕麥、糙米、大麥)的配方,比一堆馬鈴薯澱粉健康、安全。
便宜、防腐力強,但研究顯示有致癌風險,也會增加肝臟負擔。改選維生素 E(Mixed Tocopherols)或迷迭香萃取保存的飼料。
狗狗不在乎顏色,彩色顆粒只是給人看的。增加過敏與負擔,
這幾年流行「無穀 (Grain-Free)」,許多飼主覺得狗狗不該吃玉米小麥,這觀念一半對一半錯。
- 陷阱: 不吃穀物,廠商改用什麼來成型?通常是馬鈴薯或大量的豆類(豌豆、扁豆、鷹嘴豆)。
- 風險: 美國 FDA(食品藥物管理局)自 2018 年起展開調查,發現長期食用含有大量豌豆、扁豆、馬鈴薯的無穀飼料,與狗狗罹患**「擴張性心肌病 (DCM)」有高度關聯。你可以參考 FDA 發布的 官方調查報告與問答。
- 原因: 目前研究推測,這些豆類成分可能會干擾狗狗吸收「牛磺酸」(一種保護心臟的關鍵營養素)。
Harry建議:
除非你的狗狗真的對穀類過敏(其實穀物過敏在臨床上比肉類過敏少見),否則選擇含有**優質穀物(如燕麥、糙米、大麥)**的飼料,其實比吃一堆馬鈴薯澱粉更健康、更安全。
絕對要避開的「黑名單」成分
看到這些字出現在成分表,請直接把飼料放回架上,不要猶豫!
- BHA / BHT: 這是便宜的化學防腐劑,研究顯示有致癌風險,也會增加狗狗肝臟的負擔。請改選用「維生素 E (Mixed Tocopherols)」或「迷迭香萃取物」保存的天然飼料。
- 人工色素 (Blue 2, Red 40, Yellow 5): 狗狗分辨顏色的能力跟人不一樣,飼料做成五顏六色純粹是給主人看的,對狗狗只有壞處沒有好處。
- 動物脂肪 (Animal Fat): 這是最可怕的標示之一。因為沒寫是哪種動物,它可能來自餐廳廢油,甚至是被安樂死的動物屍體。請只選「雞脂 (Chicken Fat)」或「魚油」這種寫得清清楚楚的來源。
飼主必看!常見迷思快問快答 (FAQ)
網路上流傳許多關於餵食的說法,這裡整理出最常見的幾個問題,幫大家打破迷思:
Q1:老狗是不是要吃「低蛋白」飼料才不會傷腎?
A:這是過時的觀念!
除非狗狗已經確診患有腎臟疾病,獸醫指示需要限制蛋白,否則健康的老狗其實需要充足的優質蛋白質。隨著年齡增長,狗狗的肌肉會流失,如果刻意減少蛋白質攝取,反而會加速肌肉萎縮,讓身體更虛弱。
Q2:乾飼料可以加水嗎?聽說會導致胃扭轉?
A:可以加水,而且對不愛喝水的狗有好處。
「飼料加水會導致膨脹、引發胃扭轉」是常見的誤解。事實上,讓乾飼料吸收水分後再吃,或是邊吃飯邊喝水,有助於消化和補充水分。胃扭轉(GDV)的主要風險因素通常是「進食速度太快」、「飯後馬上劇烈運動」或是「遺傳體型(深胸犬)」,跟飼料加水沒有直接關聯。
Q3:聽說乾飼料跟鮮食(或罐頭)消化速度不同,不能混著吃?
A:這是迷思,混餵通常沒問題。
狗狗的消化系統適應力很強,雖然乾糧和鮮食的物理性質不同,但胃部會將它們混合處理。許多研究和獸醫建議,在乾飼料中加入一些新鮮食物(如雞肉、蔬菜),不僅能提升嗜口性,還能增加營養豐富度。
Q4:成分表寫「副產品 (By-products)」是不是就是垃圾?
A:不一定,要看有沒有「寫出名字」。
根據 AAFCO 的定義,「副產品」包含內臟(如心、肝、腎),這些其實是營養價值極高的部位。
- ✅ 可以接受:「雞副產品 (Chicken By-product)」,因為明確知道是雞的內臟。
- ❌ 絕對不要:「動物副產品 (Animal By-product)」或「禽肉副產品」,因為來源不明。
懶人包:挑選好飼料的 3 個黃金法則
如果想更深入了解挑選標準,或是想查詢更多狗狗營養知識,歡迎隨時回到 Harry Pet Insights 尋找答案。
但在那之前,你只需要記住這 3 個步驟:
- 🖐️ 看前 5 項成分: 確保至少有 2 項 是動物性蛋白(例如:新鮮雞肉 + 雞肉粉)。
- 🏷️ 檢查名字: 肉類和油脂必須有名有姓(要 Chicken,不要 Poultry;要 Salmon,不要 Fish)。
- ⛔ 避開地雷: 拒絕人工防腐劑 (BHA/BHT)、拒絕人工色素、注意不要有過多的豆類分身。
最後
別被包裝上那隻快樂奔跑的黃金獵犬照片,或是「頂級御膳房」這種誇張的字眼給騙了。
翻到背面,花 3 分鐘讀一下那行小小的成分表,那才是保護毛孩健康的照妖鏡。
現在就拿起你家裡的飼料包檢查看看,你給毛孩吃的是真正的營養,還是行銷的幻覺?
延伸閱讀 : 狗飼料推薦|2025最完整選購指南+高CP值品牌實測評比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