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lective focus photography of short-coated brown puppy facing right side

2025幼犬飼料推薦|新手必看!精選 6 款高評價乾糧完整指南

正在找「幼犬飼料推薦」嗎?
對剛迎接毛孩的你來說,第一包飼料的選擇不只是填飽肚子,還關係到牠接下來十幾年的健康。
我知道第一次挑飼料的壓力——站在寵物店貨架前,看著滿滿的品牌和配方,真的會不知道從哪下手。

看完這篇文章,你會學到:

  • 如何快速看懂幼犬飼料營養標示,避免被廣告話術誤導
  • 不同體型幼犬的營養需求差異,找到真正適合的配方
  • 判斷關鍵成分與營養比例的方法,確保毛孩健康成長
  • 避開常見挑選陷阱,省下冤枉錢
  • 值得參考的幼犬飼料品牌方向,選購更有依據

我會用簡單好懂、沒有行銷廢話的方式,把所有挑選重點一次整理好,讓你能放心準備毛孩的第一餐,為牠打下穩固的健康基礎。

幼犬飼料怎麼挑選 — 看懂飼料袋上的營養密碼

在挑飼料之前,先學會一件事:看懂營養標示
幼犬就像一棟高速建造的精密建築,需要對的材料、對的比例,才能蓋得穩、用得久。
而蛋白質、脂肪、DHA、鈣磷比例,就是你在看任何幼犬飼料時,一定要檢查的三大營養關鍵。

幼犬飼料三大營養檢查重點

營養關鍵 建議值 選購重點
蛋白質與脂肪
成長能量與建材
蛋白質 ≥ 22.5%AAFCO 最低值
脂肪需足以支撐成長
前幾項為明確動物蛋白(WSAVA 選購指引
避開「禽肉粉」、植物蛋白為主 參考:AAFCO:認識寵物食品
DHA
腦部與視力發育
明確魚油來源(鮭魚油、鯡魚油)
參考 AKC:幼犬與 Omega-3/DHA
標示具體 DHA 來源,不只寫 Omega-3
延伸:AKC:魚油與 DHA
鈣磷比
骨骼與牙齒健康
約 1.2 : 1(安全範圍 1:1~2:1)
參考:Merck Vet Manual
確認符合 AAFCO 標示規範;勿額外補鈣

成長的燃料 — 蛋白質與脂肪

幼犬成長速度驚人,要長肌肉、器官、免疫系統,全都需要高品質蛋白質足夠脂肪

  • AAFCO 建議:幼犬飼料蛋白質至少要達 22.5%(成犬只需 18%),脂肪則是提供濃縮能量與幫助吸收維生素 A、D、E、K 的關鍵。
  • 蛋白質來源差很大
    • 動物性蛋白質(雞肉、魚肉、羊肉、雞蛋)→ 胺基酸完整、好吸收,等於量身訂做的高級建材。
    • 植物性蛋白質(豌豆、大豆、玉米)→ 胺基酸組合不完整、消化率低。

💡 破解迷思:高蛋白不會害大型犬長太快或傷腎,真正的問題通常是熱量過多鈣質不均衡
挑選重點:看成分表前幾項最好是「去骨雞肉」、「鮭魚」、「雞肉粉」這類明確動物蛋白,而不是「禽肉粉」這種模糊字眼。

  • 動物性蛋白質:提供完整必需胺基酸,生物價高,幼犬吸收利用率極佳,來源包括雞肉、魚肉、雞蛋。
  • 植物性蛋白質:來自豌豆、大豆、玉米等,因纖維與抗營養因子影響,吸收效率較低。
  • 特別提醒:科學研究顯示,大型犬骨骼異常並非蛋白質攝取過多,而是熱量與鈣攝取失衡才是主因。

DHA — 打造聰明腦袋與明亮雙眼的必需品

DHA 是 Omega-3 脂肪酸的一種,是大腦灰質視網膜的重要結構成分。
幼犬在出生後幾個月,大腦和神經系統是瘋狂成長期,缺 DHA 會影響記憶力、學習能力和視力。

  • 幼犬自己合成 DHA 的效率極低,斷奶後就只能靠食物補充。
  • 主要來源:魚油(鮭魚油、鯡魚油)。
    挑選重點:飼料成分中要能看到清楚的魚油來源,而不是單純標「含 Omega-3」。

研究證實,補充 DHA 的幼犬,在認知、記憶、學習表現和視覺敏銳度上都優於攝取不足的同伴。

幼犬從母乳獲取 DHA,斷奶後需依靠飼料供應,因此 DHA 不是加分項,而是必須項。

鈣磷比 — 鞏固骨骼的黃金比例

鈣(磚塊)+ 磷(水泥)比例不對,骨骼就蓋不穩。
對幼犬來說,理想比例是 鈣:磷 = 1.2 : 1,範圍在 1:1~2:1 都安全。

幼犬的弱點:6 個月大前,腸道不能自行調整鈣吸收,多餵就全吸收,超標很危險。

  • 鈣過量 → 骨骼畸形、發育異常、大型犬骨科疾病風險暴增。
  • 鈣不足或磷過量 → 骨質變軟、佝僂病、易骨折。

挑選重點

  • 確認飼料有標明符合 AAFCO 幼犬營養標準(大型犬上限:鈣含量 1.8%)。
  • 餵均衡的幼犬專用飼料時,不要額外加鈣粉或鈣片,免得破壞比例。
  • 鈣過量:會干擾骨骼與軟骨的正常鈣化,增加發育性骨科疾病(DOD)的風險,例如骨軟骨病(OCD)。
  • 磷過量或鈣不足:會造成骨骼礦化不足,骨質變得柔軟,甚至可能在日常活動中發生骨折。

在選擇飼料時,不妨先參考本站的《[2025最完整選購指南+高CP值品牌實測評比]》一文,比對品牌定位與評測邏輯。

想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年齡、體型、健康需求的狗狗該怎麼挑飼料?
我在另一篇 狗飼料挑選完整指南 裡,把所有必看的成分分析、標籤解讀技巧都整理好了,
看完你就能像專業飼主一樣選飼料。

幼犬飼料成分 — 合格 vs 不合格 對照表

快速分辨配方好壞:動物蛋白、DHA 來源、添加物、標示規範與營養適足聲明

✅ 合格成分(建議選擇)

小撇步:先看「來源是否明確」,再看「是否有 AAFCO 適足聲明」。

❌ 不合格成分(建議避開)

看到「配方不透明」+「無 AAFCO 適足聲明」= 高風險。

幼犬營養學:不同體型的幼犬適合甚麼飼料?

「幼犬飼料」真的不是一包打天下。未來是吉娃娃,跟未來是黃金獵犬,成長速度、骨骼壓力、代謝都不同;挑飼料其實是在做一場體型風險管理

不同體型幼犬的飼料選擇重點

大型犬/巨型犬 Large Breed Puppy

主要風險:成長太快 → 關節與骨骼承受過重,增加髖關節發育不良、OCD 風險 (ACVS

  • 解法 1:控制總熱量與脂肪密度,避免暴衝增重(WSAVA
  • 解法 2:精準鈣含量與鈣磷比;大型犬幼犬鈣上限約 1.8% DM(Merck

行動:選「Large Breed Puppy」標示;別額外補鈣;維持平穩成長曲線。

小型犬/迷你犬 Small Breed Puppy

主要風險:代謝快、胃容量小 → 容易低血糖,嚴重可致抽搐或昏迷 (VCA

  • 解法 1:高能量密度配方(蛋白+脂肪較高),一口就夠力
  • 解法 2:小顆粒,好咀嚼、好吞嚥,提高進食效率

行動:選「Small Breed Puppy」標示;一天 3–4 餐;備蜂蜜/玉米糖漿,依獸醫指示應急。

大型犬/巨型犬|慢,就是最快的成長策略

適用:成年體重 > 25 kg(例:黃金獵、拉布拉多、德國牧羊、大丹)

  • 核心風險:天生長很快,體重上升常超過骨骼與關節成熟速度,容易埋下髖關節發育不良骨軟骨病 (OCD) 等風險(可延伸讀:ACVS 關於髖關節發育不良)。
  • 解法重點:
    • 控制總熱量:脂肪與卡路里密度略低,避免快速增重,減少關節負擔(參考:WSAVA 的飼料選購指南)。
    • 精準鈣含量與鈣磷比:遵循 AAFCO 幼犬成長標準;大型犬幼犬鈣含量上限約 1.8%(乾物質),比例失衡會放大發育性骨科疾病風險(參考:Merck Vet Manual 的小型動物營養需求)。
  • 你該做:
    • 選「Large Breed Puppy」或「大型犬幼犬配方」的飼料(這不是廣告詞,是安全門檻)。
    • 保持穩定、略慢的成長曲線,不暴衝加量或加餐。
    • 別另外加鈣粉,避免打壞比例。

小型犬/迷你犬|幫高速代謝補足能量

適用:成年體重 < 10 kg(例:吉娃娃、約克夏、博美、馬爾濟斯、玩具貴賓)

  • 核心風險:代謝快、胃容量小、肝醣儲備少,容易低血糖 (Hypoglycemia);嚴重會虛弱、顫抖、失衡,甚至抽搐或昏迷(可延伸讀:VCA 的犬低血糖)。
  • 解法重點:
    • 高能量密度配方:蛋白質與脂肪比例較高、卡路里密度高,少量一口也要有料。
    • 小顆粒設計:好咬好吞,降低噎食風險,提高進食效率。
  • 你該做:
    • 選「Small Breed Puppy」或「小型犬幼犬配方」。
    • 少量多餐:一天 3–4 餐,維持血糖穩定。
    • 認識低血糖症狀,家中常備蜂蜜/玉米糖漿,依獸醫指示應急。

延伸閱讀 : 狗狗食物全指南|10大禁忌食材+安全食材+營養搭配一次搞懂

穀物大哉問:無穀 vs. 有穀,怎麼選才對狗狗好?

無穀 vs 有穀:怎麼選才對狗狗好?(重點速讀)

無穀(Grain-Free)配方檢查
  • 看豆類比例:豌豆/扁豆等 不要擠進前 3–4 位FDA 調查
  • 動物蛋白當主角:前幾項要見「雞肉、鮭魚、肉粉」等明確來源(WSAVA 指南
  • 延伸觀點:目前 無確定因果,但需持續關注 DCM 研究(FDA Q&A

想看科學面:Tufts 的 DCM 研究整理(Petfoodology)。

有穀(Grain-Inclusive)標籤檢查
  • 優先全穀物:燕麥、糙米等;避免玉米副產品/小麥麩質
  • 看適足聲明:是否有 AAFCO 生命階段聲明、標示清楚(AAFCO 教學
  • 學會讀標籤:成分排序、聲明與必填欄位(AAFCO 讀標籤

站內延伸閱讀:狗狗不能吃什麼?完整指南

挑飼料時一定會遇到「無穀(Grain-Free)」和「有穀(Grain-Inclusive)」。這幾年討論很熱,甚至被放大到「無穀=心臟病」的恐慌。先別急著選陣營,我們用科學把重點釐清。

無穀配方怎麼來的?

無穀一開始是為了照顧對玉米、小麥等穀物過敏的狗。配方會以馬鈴薯、地瓜、豌豆、扁豆等取代穀物作為碳水來源;加上「高肉含量/回歸原始飲食」話術,市場很快就接受。

DCM 風波:後來的科學告訴我們什麼?

2018 年 FDA 啟動調查「擴張型心肌病(DCM)」與飲食的潛在關聯;因不少通報案例吃的是「無穀」而引發恐慌。後續研究與專家觀點較一致的是:風險可能與配方中「豆類比例過高」有關(豌豆、扁豆、鷹嘴豆等 pulses),而不是「有沒有穀物」這件事本身。FDA 最新的說法是:尚未找到明確因果關係,但建議持續研究與審慎選擇配方。可延伸:FDA 的 DCM Q&A 與調查專頁

我的建議:回到「配方品質」與「品牌透明度」

與其糾結標籤,不如看:

  • 動物性蛋白是否是真正主角(成分前幾項有無明確「雞肉/鮭魚/肉粉」等)
  • 豆類是否被塞得很前面(前 3–4 位)
  • 是否有 AAFCO 適足聲明、標示清楚(怎麼看標籤與聲明,見 AAFCO 教學)

如果你選「無穀(Grain-Free)」

如果你選「有穀(Grain-Inclusive)」

  • 優先 燕麥、糙米 等品質穩定的穀物,不選 玉米副產品/小麥麩質 這類廉價填充物。
  • 檢查標示是否合規、成分名稱是否清楚(AAFCO 標籤與配料閱讀)。

重點結論

好配方勝過好標籤。
一個動物蛋白足、配方完整透明的「有穀」比豆類塞爆的「無穀」更值得選;反之亦然。請把重點放在品牌實力、配方設計、標籤透明上。

站內延伸閱讀:狗狗不能吃什麼?(常見地雷清單)→ 完整指南

6大幼犬飼料榮譽榜:我們的權威推薦

Orijen 渴望 幼犬配方

高蛋白|全體型適用

85% 動物性成分,高蛋白(38%)+高 DHA,支援骨骼與肌肉全面發育。

  • 粗蛋白 38%
  • 粗脂肪 20%
  • DHA+EPA 0.9%

Acana 愛肯拿 無穀幼犬

溫和易消化

70% 高品質肉類,比 Orijen 更溫和,適口性佳,對腸胃敏感幼犬友善。

  • 粗蛋白 33%
  • 粗脂肪 17%
  • 含多種蔬果與草本

Farmina N&D 南瓜無穀

低升糖配方

不含豆類,使用南瓜+優質肉類,動物蛋白比例高,避免 DCM 爭議。

  • 粗蛋白 35%
  • 粗脂肪 20%
  • 天然抗氧化物

FirstMate 無穀低敏全齡犬

單一蛋白|低敏

單一鮭魚蛋白,低敏好消化,需確認包裝是否適用幼犬。

  • 粗蛋白 26%
  • 粗脂肪 12%
  • Omega-3 豐富

倍力 S30 幼犬

高 CP 值

成長期完整配方,含 DHA 支援腦部與視覺發育,價格親民。

  • 粗蛋白 30%
  • 粗脂肪 18%
  • 鈣磷比 1.2:1

Royal Canin 幼犬

體型分齡

針對小/中/大型犬分齡設計,配方穩定,臨床數據完整。

  • 蛋白質 28-30%
  • 脂肪 14-20%
  • 配方穩定

請記得:購買前務必確認包裝上的 AAFCO 營養適足聲明(成長期/全生命階段),以及是否符合自家幼犬的體型需求。

以下名單根據配方品質、營養數據、品牌信譽與實際飼主反饋整理。在選購前,請務必確認包裝上有 AAFCO 成長期/全生命階段 的營養適足聲明,並依照您家幼犬的體型需求選擇。

所有被推薦的主食乾糧,都必須符合我們在本頁的《如何評測狗飼料?我們的評測標準大公開》所揭露的評測流程與標準。

1. Orijen 渴望 幼犬配方

Orijen 渴望
  • 特色:85% 動物性成分,蛋白質含量高(約 38%),含新鮮雞肉、火雞肉與野生魚,模擬犬隻原始飲食。
  • 營養分析:粗蛋白 38%、粗脂肪 20%、DHA+EPA 0.9%,低升糖指數。
  • 適合對象:全體型幼犬(大型犬需注意餵食量)。
  • 為何入選:高動物蛋白 + 全食物來源,對骨骼與肌肉發育支援全面。
  • 🔗 點我購買 Orijen 渴望 幼犬配方

2. Acana 愛肯拿 無穀幼犬

  • 特色:70% 高品質肉類,配方溫和,比 Orijen 更易消化。
  • 營養分析:粗蛋白 33%、粗脂肪 17%、含多種蔬果與草本植物。
  • 適合對象:全體型幼犬。
  • 為何入選:適口性佳,對腸胃敏感幼犬友善。
  • 🔗 點我購買 Acana 愛肯拿 無穀幼犬

3. Farmina N&D 南瓜無穀(幼犬)

  • 特色:不含豆類,使用南瓜與優質肉類,低升糖配方。
  • 營養分析:粗蛋白 35%、粗脂肪 20%、天然抗氧化物。
  • 適合對象:中大型幼犬、腸胃敏感或活動量高的幼犬。
  • 為何入選:避免高比例豆類的 DCM 爭議風險,且動物蛋白來源清楚。
  • 🔗 點我購買 Farmina N&D 南瓜無穀

4. 第一饗宴 FirstMate 無穀低敏全齡犬

  • 重要提示:此款為全齡犬配方,需確認是否標註適用幼犬(AAFCO 成長期/全生命階段)。
  • 特色:單一動物蛋白(鮭魚)、低敏好消化。
  • 營養分析:粗蛋白 26%、粗脂肪 12%、Omega-3 豐富。
  • 適合對象:對特定蛋白過敏或腸胃敏感的幼犬。
  • 🔗 點我購買 FirstMate 無穀低敏全齡犬

想了解第一饗宴的優缺點,我也撰寫了《[第一饗宴狗飼料評價:WDJ推薦四大核心成分分析與使用感想]》

5. 倍力 S30 幼犬

  • 特色:專為幼犬成長期設計,含 DHA 支援腦部與視覺發育。
  • 營養分析:粗蛋白 30%、粗脂肪 18%、鈣磷比 1.2:1。
  • 適合對象:預算友善、想先從主流幼犬配方入門的飼主。
  • 為何入選:營養比例完整且價格實惠。
  • 🔗 點我購買 倍力 S30 幼犬

6. Royal Canin 幼犬(體型分齡)

  • 特色:針對小型/中型/大型犬分齡設計,臨床數據完整。
  • 營養分析:蛋白質 28-30%、脂肪 14-20%,配方穩定。
  • 適合對象:新手飼主或希望選擇穩健、易取得品牌的人。
  • 購買連結:

小提醒:選購時請檢查成分表,確保前五項為明確動物蛋白、DHA 來源清楚、鈣磷比合理;大型犬幼犬特別注意熱量密度與餵食份量。

實用的幼犬餵食與換食指南

幼犬換食時間表
體型 預估成犬體重 建議換食年齡
迷你/小型犬 10 公斤以下 9-12 個月
中型犬 10-25 公斤 約 12 個月
大型犬 25-45 公斤 12-18 個月
巨型犬 45 公斤以上 18-24 個月
七日換食法
  • 第 1-2 天:75% 舊飼料 + 25% 新飼料
  • 第 3-4 天:50% 舊飼料 + 50% 新飼料
  • 第 5-6 天:25% 舊飼料 + 75% 新飼料
  • 第 7 天後:100% 新飼料

💡 觀察便便狀況,若有腹瀉或軟便,退回前一比例,讓腸胃多適應幾天。

選對了幼犬飼料只是第一步,接下來更重要的是「怎麼餵」以及「什麼時候換成犬飼料」。餵得好,狗狗才能健康長大;換得對,才能避免肥胖或營養不足的問題。


何時該從幼犬飼料換成成犬飼料?

如果幼犬一直吃高熱量、高鈣的配方到成年,可能會變胖、增加關節壓力;但如果太早換成成犬飼料,發育中的狗狗又可能缺乏關鍵營養。

判斷換食時機的重點不是單看「年齡」,而是看牠的骨骼是否發育成熟,而這跟最終體型大小息息相關。

除了年齡,你也可以觀察這些訊號:

  • 體型達標:體重已達預估成犬體重的 90% 左右
  • 食慾下降:不再像之前那麼餓,活動量與能量需求開始平穩

幼犬換食時間建議
體型預估成犬體重建議換食年齡
迷你/小型犬10 公斤以下9-12 個月
中型犬10-25 公斤約 12 個月
大型犬25-45 公斤12-18 個月
巨型犬45 公斤以上18-24 個月

安全換食的「七日法則」

不管是換品牌,還是從幼犬飼料換成成犬飼料,絕對不要一次全換。狗狗的腸胃需要時間適應,不然很容易拉肚子、嘔吐。

建議採用 7-10 天漸進式換食法

  1. 第 1-2 天:75% 舊飼料 + 25% 新飼料
  2. 第 3-4 天:50% 舊飼料 + 50% 新飼料
  3. 第 5-6 天:25% 舊飼料 + 75% 新飼料
  4. 第 7 天後:100% 新飼料

小提醒:換食過程中要觀察狗狗的便便,如果變軟或腹瀉,就回到上一階段比例,等腸胃穩定後再繼續。

新手爸媽必問:幼犬餵食常見問答(FAQ)

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挑的幼犬飼料是否真的適合,
可以先看看這篇 狗飼料挑選完整指南
讓你在面對貨架上一排排的飼料時,不再感到迷茫。

點擊問題展開答案。

Q1:一天該餵幾餐?份量怎麼抓?

建議頻率:2–3 個月:每日 4 餐;4–6 個月:每日 3–4 餐;6–12 個月:每日 2 餐。

份量抓法:以包裝「餵食指南」為起點,再依 體態評分(BCS) 微調:摸得到但看不到肋骨、上視腰線明顯=理想;維持精瘦更護關節。

Q2:幼犬不愛吃/挑食怎麼辦?

排除生理因素:換牙疼痛、腸胃不適等。

15 分鐘法則:改掉任食,定時擺碗 15 分鐘,時間到即收。

提升吸引力:加少量溫水或無鹽雞湯;改用慢食碗/嗅聞墊/益智玩具增加互動。

換口味策略:嘗試同品牌不同蛋白(雞→魚),先買小包測試接受度。

Q3:可以吃人類的食物或零食嗎?

原則上不建議。零食熱量 ≤ 當日總量 10%。避免:巧克力、葡萄/葡萄乾、洋蔥、大蒜、夏威夷果、木醣醇 等。

較安全替代:幼犬專用零食、主食顆粒作獎勵;少量胡蘿蔔、去核蘋果、無調味南瓜泥。

Q4:換新飼料怎麼換才安全?

七日漸進法:第 1–2 天 25% 新/75% 舊 → 第 3–4 天 50/50 → 第 5–6 天 75/25 → 第 7 天 100% 新。

若出現軟便或腹瀉,先退回上一階段比例,待穩定後再推進。

Q5:幼犬飼料需要泡軟嗎?

4–8 週(斷奶期):需要。以溫水或寵物奶泡成糊狀,協助從母乳過渡。

8–12 週以上:無特殊需求可直接乾糧;挑食時可暫加溫水過渡,逐步回到乾糧以利口腔衛生。

結論:您已經準備好了!給予幼犬最棒的開始

恭喜您一路看到最後!相信現在的您,已經不再是站在飼料貨架前、滿頭問號的新手爸媽,而是能自信判斷、為愛犬做出最佳選擇的飼主。

記住三個關鍵原則:

  • 以高品質動物蛋白為核心
  • 確保配方含有足夠 DHA
  • 依照未來體型選擇專屬配方(大型犬務必遵守「慢速成長」原則)

換食時,保持耐心,遵循**「七日漸進法」**,讓腸胃平穩過渡。

為幼犬挑選第一包飼料,不只是購買一袋食物,而是送給牠一份影響一生的健康禮物——它將為骨骼、大腦、免疫系統打下穩固基礎。

現在,您已經具備知識與信心,去為這位新成員做出明智且充滿愛的決定。享受這段既挑戰又珍貴的幼犬時光吧!牠會因為有您,而擁有最棒的開始。

本文介紹了 6 款我推薦的幼犬飼料,但如果你想自己挑選、比較更多品牌,
建議你閱讀我的 狗飼料挑選完整指南
裡面有完整的評估流程與檢查清單,幫助你做出最適合愛犬的選擇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